正主出场
双方就这么对峙着,严鸿固然不能轻易突围,老百姓也没胆量和魄力直接去冲击锦衣卫的队伍。严鸿稍事镇定之后,看老百姓的鼓噪声稍微平息下来,就翻身下马,从锦衣卫的圈子里走出来,满脸带笑,对着围在南面的老百姓,一阵打躬作揖,口中说些:“父老乡亲,切勿误会”之类的话。一边作揖,一边缓缓前行。左右严峰、严复紧紧跟随。这么一来,南面的老百姓,不自禁的有些往后退。整个锦衣卫队伍,也趁机缓缓往外挪动着。
就在此时,只听有马匹疾驰奔跑之声。须臾,蹄声到了跟前停住,却是本地绍兴府的差役飞马来到,口中高喊:“李老府尊马上就到,请众位父老闪避一二!”接着,远处开路铜锣之声隐隐响来,越来越近。
本地的数千百姓,到现在为止的状态,还只是强势围观。尽管李文藻暗中埋伏了人在鼓动,但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借机闹事的打算。如今,一听说惊动了知府大人,都晓得这番热闹有的看。这一来,人人心情激动,更加上李文藻在这绍兴府内的名声,也着实不差。老百姓纷纷自觉的让开道路,跪倒迎接府尊。这一下,满场黑压压跪倒一片,却只剩严鸿一行人鹤立鸡群地站着。
大家跪下后,但见远处一乘大轿缓缓而来。前面开路的道队衙役,手扶兵器,稍后的差皂役则举着“肃静”、“回避”牌,再后面则是一长串仪仗衔牌,“绍兴府正堂”、“中宪大夫”、“赞治尹”、“进士及 五,都不禁脸色大变。而李文藻也是微微一愣。沉吟片刻,李文藻手捻银髯道:“严户侯,严阁老乃当朝元辅,他的面子,确实不能坏了。不过,林县尊秉公执法,所为也并不为过。这件事彼此僵住,终不是个办法,老夫倒有一拙计。这样吧,人犯徐海,暂时交有严户侯看管。但为防百姓起疑,或者徐海越狱而出,逃回海上,重新为患起见,严户侯带着徐海,不得离我绍兴府城。至于徐海如何发落,则全听朝廷处断,不知严户侯意下如何?”
严鸿先前说的,把徐海交由锦衣卫看押,这个其中周旋余地甚大。毕竟锦衣卫遍布全国,单从理论上讲,他把徐海移到任意一个大明朝领土上的州、府、县进行看押,包括提到北京锦衣卫总部衙门,都可以说在本卫看押范围内。
而李文藻针对性的不离绍兴府城,就是杜绝了严鸿腾挪纵跃的可能,确认了徐海只能在绍兴城内。另一方面,他的说法,又让提人犯这种事,从锦衣卫在县衙门的强夺,变成了得到了知府衙门的许可。这在间接上,又算是给了严鸿台阶下,进而为陆炳撇清了关系。可以说,这个建议,于双方各有好处。
严鸿心知李文藻这般提议,表面上是在和稀泥,实则对方伎俩必不只如此。他故意说出严阁老面子这样的混话来试图迷惑李文藻,可那李文藻又如何是这般好迷惑的?只是今天的情形,想要硬把人带离绍兴,也是绝无可能。别说李文藻带着的公务员队伍已经赶到,单是眼前这帮老百姓就不能放过自己。而胡宗宪虽然有三百标营隐藏在这城内,一旦两家为此硬拼起来,事情闹大了,在朝廷上多半是个兑子的局面,开海云云的,却是不要再想。
因此,严鸿也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,当下做出副傲然的嘴脸道:“既然李知府出面,那我就把面子卖给你。徐海暂时先不离绍兴城。只是,这人犯务必要由本官亲自看管,顺道审讯他海上的事宜。等到朝廷文书下来,再按旨意对此人进行处置不迟。该杀该剐,该流该赦,全看天家圣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