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样文章
次日,严鸿直接搬进了大同总督衙门。总督杨顺挂了,他的一摊子事就得自己先担着,千头万绪,可是烦死人了。
严鸿先把巡按路楷叫来,与他讨***务。这路楷和杨顺在一起混了许多时日,称得上狼狈为奸,听闻杨顺在马莲堡以北战死,又听说杨顺的师爷阎儒被拿下了,是白莲教匪,直惊得魂飞魄散,生怕自个好基友倒台,自己受到连累。所幸他本也是严门***,又见严鸿对他还客气,跟他讨教宣大的诸项事务。路楷这才放下心来,全心全意辅助严鸿,把宣大府的公务一一指点。只不过,这里面许多都是阎儒一手操办,路楷也只是知其大略,好歹比严鸿这两眼一抹黑的强。
对宣大府公务大致弄明白之后,严鸿又把宣大的文武招来,分配他们继续从事各自的事务。接着开始审查白莲教案。首当其冲自然是杨顺的师爷阎儒,锦衣卫在他身上用尽了十八般武艺。不想这位阎儒阎师爷,倒与当初济南那护教使者王玄,以及早几天拿获的副香主贺小辉之辈大不一样,骨头硬得很。被锦衣卫折磨得体无完肤,依然咬紧牙关,不肯招供。实在被拷问得紧了,开口也是破口大骂,或者含血喷人。严鸿见这位白莲教死党如此硬气,估计再折磨他也弄不到什么了,于是先下了重镣,严加看管。另一方面,却把杨顺身边的其他官吏,拿来分别盘问,又伪造了阎儒的口供去诈他们,看他们的反应。这么一诈,还真给他诓出三个白莲教的来。于是顺藤摸瓜,又从杨顺的亲兵营中抓出十多个白莲教的。虽然其中大部分没有做到什么高位,无非是些文武随员,但这已经足够让人震撼了。堂堂宣大总督府,居然也被白莲教渗透得这般厉害。
接下来,严鸿便开始准备给朝廷的奏折。这一趟宣大走下来,原本领的任务就多,偏偏又遇上了白莲教勾结蒙古人入侵的大战,可谓波澜起伏,严鸿要写的奏折纲领也多。
中,严鸿巧妙地把沈炼和杨顺的矛盾给敷衍过去,变成沈炼、杨顺和严鸿一起对抗白莲教。这么一来,横死非命的沈炼也就变成了为国尽忠,而杀死沈炼的黑锅,也就一揽子推到了白莲教的头上。反正在大明朝,任何无头案子都可以说是白莲教干的,更何况之后白莲教还策划了勾结蒙古人入寇,那就更足以坐实了。至于说证据,锦衣卫办案向来不需要证据,更别说严鸿手上还有几个白莲教徒。那阎儒固然是骨头硬,不怕打,副香主贺小辉却是个软骨头,有他在,什么口供弄不出来?如此一来,沈家庄灭门的案子,也就算揭过去了。严鸿心想,反正沈家庄的人已经被杀个精光,他们也不能从地底下爬出来反驳揭发对吧。至于说关在西村堡内的那几个沈家庄夜战的俘虏,回头随便捏造几分供词,拿着他们的指头强画押,然后直接杀人灭口,方便得很。
第三封则是介绍本次与蒙古军队的大战。奏折中,严鸿叙述西蒙古王子辛爱黄台吉,因为受到白莲教徒的勾结挑唆,率领号称十万的铁骑,分路入侵边疆。赖边庭众将忠心王事,奋力杀贼。那俞大猷车城保卫钦差,马芳铁骑血战马莲堡,麻禄抱病出征,为钦差解围,种种忠勇血气之事,自然是足尺加三,讲得天花乱坠。而宣大总督杨顺闻讯,也是亲自督率大军,前来迎战,并亲率标营当先陷阵,与数万蒙古骑兵浴血厮杀,最终马革裹尸,为国殉难,分外壮烈。全亏了杨军门的舍生奋战,激励全军将士,奋勇杀贼,取得马莲堡大捷。便是其实没捞上什么仗打的鲁魁、赵卿等人,严鸿也美言了几句,说他们各率兵马,出击塞外,牵制蒙军,对于东路大捷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。反正花花轿子人抬人,这也是官场惯例。至于双方的战损,自然是要玩些春秋笔法的。严鸿承认诸位将士面对十万蒙古人时损伤不小,但将我方损失控制在万人之内,加上歼敌数字,顿时显得高大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