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已有论述)。在晨会中,我们不仅可以进行彼此问候,还可以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直接进行沟通。而晨会本身会使彼此放松心态,敞开各自的思路,沟通起来更有效,对于那些不当行为,我们也会通过沟通而寻找到最适宜的改进方案。早晨问好只是我们借提起精益精神来改善作业行为的,使用手工在外包装上盖印。这样,不但动作繁多,而且出错的概念也很高,要求作业人员注意力要高度集中,每印一个数字都必须思考、选择。如果把印章合并在一起,动作就可以一次完成,而且每天只要调整一次日期,出错概率大大降低。
借助作业地布置使动作更经济
生产现场的布置情况也会对操作者的动作造成很大的影响。比如,原材料存放地点较远就会影响操作者的动作。对此,我们可以作以下具体分析。
工具、加工件、物料要定位放置。
工具、加工件、物料应布置于最易取得的位置。
要尽量利用物品的自身重力予以传送。
生产现场应配有合适的照明。
工作台和座椅的高度、形状应使操作者舒适、方便。
以元件容器排列为例,以往将元件容器直线排列,使得部分元件的位置超出标准工作范围,而且取元件的节奏也不统一。如果将元件容器以弧形排列,都放置在标准作业范围之内,不仅动作距离缩短了,节奏也会更顺畅。
借助工具和设备实现动作经济
工具最终要依赖人才能发挥作用,在设计上应注意工具与人的结合的方便程度,工具的把手或操纵部位应做成易于把握或控制的形状。例如,螺丝刀手柄太细就不好把握,而且使用时转矩不够;电烙铁的手柄不会使用金属材料;茶杯有把手就易于端取,开关最好采用按钮式或接触式开关。现场工具和设备的配置要适合操作者,我们可以从以下要点来分析其是否适合。
尽量使操作者以脚部动力来代替手的动作。
尽可能使用组合型工具。
设法使工具使用后自动返回原处。
工具的放置位置尽可能离操作者近。
尽量增大工具手柄和手掌的接触面积。
动作经济原理是我们实际处理问题时所需参照的一个基础原理。在运用该原理的过程中,我们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掘合理的改善方法,以制定标准作业方法。除此之外,我们还可以采取一次就做对和自动化作业方法,从源头上避免损失,减少在人力方面的过多浪费。
防呆技术与自动化
在生产过程中,我们可能会因疏漏或遗忘而发生作业失误,由此导致的质量缺陷在质量问题中所占的比例很大,如果能够有效防止此类失误的发生,则质量水平和作业效率都会得到大幅提高。为了预防我们在工作中出现失误而导致的不合格品产生,我们可以选用防呆技术和自动化的方法。
巧用防呆技术
防呆的作用在于使错误发生几率降至最低,甚至任何错误都不会发生。
早期的照相机是手动过胶卷包装,按下快门后,忘记过胶卷,第二次按下快门后导致上一张照片再次曝光,造成两张照片同时曝光。对此,我们可以考虑在快门上设计一装置,未过胶卷时快门无法按下;如果加装自动过胶卷马达过度包装,则按下快门后自动过胶卷。这就是防呆技术的一种应用。
防呆技术的有效运用需要做好很多工作,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,防呆技术所运用到的主要原理如下。
相符原理。保持生产的相符状态,防止错误发生。以形状相符威力,我们可以对个人计算机与监视器的连接线采用不同的形状,使之更方便地连接起来。
顺序原理。将工作以“编号”的方式完成。例如,流程单上记录工作顺序,按照数字编号执行;许多档案放在同一个资料柜内,每次查阅后再放回时容易放错地方,我们可以做好编号来改善这个问题。
层别原理。以不同颜色区别不同意义或工作内容。例如,文件夹用红色代表紧急文件,用白色代表正常文件,用黄色代表机密文件。
自动原理。以各种电学、力学、机构学、化学等原理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,以免发生失误。例如,电梯超载时,电梯门无法自动关上,不能上下,同时鸣起警告提示音。
隔离原理。用分隔区域的方式,避免造成危险或错误现象发生。例如,将危险物品放入专门的柜子中,并由专人保管。
在具体工作中,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因素很多,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。比如,对于控制失效,我们可以采用生产自动化(生产中出现质量问题时自动停产)、互锁生产顺序(保证在前一个操作完成前下一个操作不开始)、全部完成信号(在问题处理完成后给予工作信号)等方法来处理。
以自动化控制异常
传统生产线上一旦发生设备故障,往往会不能予以及时处理而影响产品质量。我们这里所提及的“自动化”就是要将重点放在如何及时中断生产线上。当生产发生异常时,生产线能够自动停止运转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,我们必须解决好以下诸多目前存在的问题。
生产线上经常发生设备的故障和异常停产。
因为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导致产品质量无保障。
缺乏能够自主解决生产问题的作业者。
没有一种发生异常就立即解决的工作体系。
没有形成作业偏离标准就停产的生产线体系。
生产线停产时指示装置却没有变化。
作业转换的时间太长。
我们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,就难以保证工作质量。异常停产通常会造成下次启动生产产品质量的不稳定,这样势必产出一定数量的不合格品,最终影响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。
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实现自动化呢?自动化除了可以减少我们的工作量,还可以设计一种防错系统,防止因作业人员注意力不集中而产生异常。防错系统由检出装置、限制装置、信号装置组成。检出装置用来探测异常,限制装置可以停止生产线运转,信号装置则用来提醒作业人员。一般来说,检出装置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。
整体方式: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检查某种特征而使用,可以确保作业的各个部分自始至终顺利完成。例如,为了保证作业者将一个盒内的零件全部取走,我们可以在盒子口设置电眼,直到取完零件,流水线才会继续运转。
接触方式:指产品和探测装置接触时显示异常情况。在实际操作时可以灵活运用,比如在产品形状的大小上规定特性。
行动分段方式:为便于检测出问题,作业者需要进行额外活动。比如为避免因零件种类过多而安装错误,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自动识别装置,只需将组装件置于识别装置前,识别装置便会显示出所需零件,随即准确安装。
实施自动化的根本目的,并不仅仅是我们字面上理解的自动,它倡导的是在机器设备出现问题时生产会自动停止运转,而不需要设置专人看管,而且在出现问题后我们可以迅速到现场以解决问题,从而保证作业行为的有序开展,保证作业质量和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