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节
刘宣已经年老,对整个部落的命运越来越无法预料,甚至还有些悲观。刘宣看好的侄儿刘渊一直被当作人质羁留在京城,多次派人去周旋都未果。他们在等机会,直到发生了八王之乱。成都王司马颖在河间王司马颙帮助下,杀掉了长沙王司马乂,打败了东海王司马越。他把晋惠帝抢到手,控制了洛阳。司马颖亲自坐镇六朝古都邺城,自我感觉越来越好。
那时,刘宣知道刘渊此时被调到邺城,做司马颖参谋,并不是十分情愿的。刘渊早就不是那个三十多年前初到洛阳的青春少年,随着岁月变迁,已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智者了。为拉拢匈奴部落,成都王司马颖封刘渊为宁朔将军、监五部军事。
宁朔将军的名头,在过来人刘宣眼里只是一个屁。不过,监五部军事,这个职位不能小瞧。刘渊既然是匈奴五部的左部帅,而监五部军事一职,为他统领其余四部提供了合法依据。由于中原战乱也在并州境内扩散,所以离石的汉族居民大部分流亡南方,这就使离石境内的匈奴人口数量超越了汉族。
刘渊沿路亲眼看见晋人自相残杀的惨相,天下的动荡不安,让他内心更加蠢蠢欲动。而刘宣把全部希望寄托到他的身上,使他陡然间有了一种使命感。身在司马颖的地盘,刘渊的心早已飞回到叔祖刘宣身边了。刘渊父亲刘豹去世的消息,刚刚传来的时候,刘渊一夜无眠,内心一直在焦急着,痛不欲生。
刘豹之死,也让刘宣身边的一些匈奴贵族觉得有机可乘,时不我待,开始暗中策划兴邦复业的计划。
刘宣也知道在刘渊回来之前先做一些动员工作是必要的。所以,在离石,他面对成千上万的族人大声疾呼:
“我们草原上的一只最值得引以为傲的雄鹰,就要回来啦!他是谁呢?想必有很多人都能猜测到,这个人不是别人,正是早先统领我们的左部帅刘豹之子,大名鼎鼎的刘渊。在做出这个重大决定之前,我们为永远离去的左部帅刘豹默哀!是的,过去我们先人与汉朝相约为兄弟,同甘共苦。可汉朝以后,我们的处境堪忧。我们虽有单于虚号,但无自己的一片领地,从王公贵族到底层贫民都归属晋朝管束。今天司马家族骨肉相残,四海鼎沸,我们草原上的那只最有希望的雄鹰就要飞回来了。这正是我们兴邦复业的大好机会。”
接着,在刘宣的提议下,大家一致认为:刘渊姿器绝人,能文能武,是大单于的最佳人选。
刘渊不仅是匈奴五部贵族中最优秀的人才,而且是朝廷合法任命的五部大都督,所以部落推选刘渊为大单于,自然是众望所归。当呼延攸暗中去找刘渊,把大家的决议告诉他的时候,刘渊内心非常高兴,但表面上不动声色。
上次,刘渊向司马颖请假,请求回并州埋葬自己的父亲,一并要为父母合坟。这次,更重要的理由是,为皇太弟速搬救兵,以解燃眉之急。
司马颖认为刘渊是个智勇双全的好帮手,再把他夫人呼延玉以及二子、三子当作人质,便可以控制住对方。
刘渊意外地回到刘宣身边,真让他欢欣鼓舞。现在,虽然刘宣自己对匈奴部族的衰落忧心忡忡,但是看到刘渊的英姿伟岸、豪爽气概后,心中便坚定了振兴部族的信心。
刘宣一见到刘渊就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了。“草原大漠的雄鹰啊,我日思夜想的孩子,你终于回来了!你知道你的父王离世前是多么想见你一面啊!我的孩儿,我一直在想着你的父王——我的胞兄啊!”说着,刘官竟然嚎啕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