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节
就拿赵王司马伦(第三王)来说吧,他深谙吃亏是福的道理。他平时对皇后贾南风非常恭敬,处处表现出谦恭忍让的模样。
不过,贾南风开始以惠帝司马衷的名义发布上谕、诏令,开始处理大臣和藩王的时候,司马伦就开始警觉了起来。
不久,贾南风为了陷害太子司马遹,在惠帝司马衷跟前说是太子要让他让位,否则就杀了他。贾南风宣布让司马遹自杀谢罪。随后,司马遹在许昌被杀死在监禁处的茅厕里了。
在这样的时期,刘渊也只能是以退为进,低调行事。无论宫廷里发生什么事情,都轮不到他出头。非常时期就要行非常之事,非常之事要由非常之人执行。这句话是对别的藩王而言。刘渊似乎已经察觉到司马伦的异动迹象了。
一次,刘渊去司马伦府上闲聊,就感觉这个非常之人就是赵王司马伦。后来他们喝酒,喝得差不多的时候,司马伦摇摇晃晃地站起来,走到窗前,把窗户关上了。然后,他拍拍刘渊的肩膀说,他不做孙子了,他要做大爷。
刘渊也觉得朝堂黑暗。贾南风,挑起了八王之乱的战火。那几个身为司马家族的亲王,借着为皇太子司马遹复仇的名义,彼此之间大打出手。刘渊不晓得怎么办。他和那个皇太弟、成都王司马颖关系非常好,还亲自去过邺城几次。刘渊觉得维护朝廷的道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是义务,也是责任。
而赵王司马伦,此时此刻也在争取刘渊。喝酒喝到后来,他们就谈了更多的话题。司马伦在刘渊身边走来走去。他说:“本王也知道你的难处,你想回到离石去祭奠逝去的父亲,然后接过他的重任,最好在那里干出一番伟业。本王会全力支持你。”
这时,刘渊有些凄然地笑了笑:“无所谓了,人也老啦,就在洛阳也过得很好,赵王您说呢?”
“元海啊,这不像你说的话,你可一向是有想法的有心人,而且给你一个支点,说不定你能改变整个世界。”
“过奖过奖,其实,赵王更应有所担当,朝廷需要赵王这样的英雄豪杰。”
就是那次喝酒后不久,司马伦兵变,贾南风被废。司马伦确实是捕狼的好猎人啊。
贾南风被抓,高声质问:“皇帝的诏书都是我替他写的,你们哪来的抓我的诏书?分明是造反!”后来,贾南风见了司马伦,问:“是谁抓我?”司马伦说是他和梁王、齐王一起抓她的,还有问题吗?
贾南风痛心大叫:“系狗当系颈,今反系其尾,何得不然?”
贾南风觉得早该用索命绳勒住司马伦脖子的,现在再如何后悔,也已经为时已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