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九天话音刚落——
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众人震怖!
宋振华一脸迷茫!
他原本以为这次稳赢了。
可是——
事与愿违!
宋雨寒用手捂嘴。
掩饰她的吃惊。
原本——
她也有些不信苏九天能够对出下联。
现在——
他不仅对出来了。
而且——
对的非常工整!
陈景辰——
震惊的说不出话来!
“神医,你真神了!”
宋雨晴惊叹。
虽然——
她不喜欢看书。
不喜欢诗词。
但是——
她知道苏九天对的下联很厉害,很厉害。
堪称绝对!
现在——
宋雨寒觉得苏九天说他是全才,她信了。
苏九天对的下联——
六旬花甲再周天,世上重逢甲子!
对联当中——
第四字和第十二字都是甲字!
六旬是六十岁。
花甲是六十岁。
周天是六十年。
甲子是六十年。
“苏兄弟,请出下联!”
宋振华苦苦一笑。
现在——
他觉得这次又要输了。
碰到这个怪胎。
想赢都难!
“暑鼠凉梁,笔璧描猫暑鼠惊竟沿檐,撞桩斯死,老猫食尸!”
苏九天缓缓说出上联。
宋振华听到这上联后。
脸色变得更加难堪。
他很难受。
虽说——
之前苏九天出的上联也不容易。
可是——
与这个上联相比。
那就是——
小巫见大巫。
好比如——
土丘见泰山,木匠见鲁班!
之前——
他还可以像挤牙膏一样的对出下联。
可是——
现在——
苏九天这个上联。
他对不出来了。
这次——
又是他输了。
宋振华苦笑。
二话没说。
直接——
就要端起酒杯。
“宋大哥,且慢!”
苏九天突然开口。
“苏兄弟,怎么了?”
宋振华问。
“宋大哥,要不我换个上联!”
苏九天挠了挠头。
“不用!苏兄弟,你不是说过!”
宋振华摇摇头。
“男子汉说过的话,怎能反悔?你既已出上联,怎能更换?”
“那好吧!”
苏九天只能点头。
“不过,宋大哥,你可以咨询一下别人!比如——”
“宋大美女,我这上联,请你不吝的对出下联!”
“不行!”
宋振华一口否决。
“苏兄弟,说好了你出上联,我对下联,怎可求助于人?”
“如果求助别人?这还有什么意思呢?”
“爸,你都喝多少杯了?”
宋雨晴嘟着嘴。
“还想喝?神医,都这样说了,你还不愿意?”
“姐姐,你对下联吧!对出下联,爸爸,就不用喝了!”
宋雨寒没有说话。
虽然——
她也想帮自己的爸爸。
但是——
这个上联。
她对不出下联。
“姐姐,你怎么不说话?”
看到宋雨寒没有说话,宋雨晴有些不解。
“你难道不愿...”
“晴儿,姐姐,当然愿意!”
宋雨寒打断宋雨晴的话。
“那你为啥?”
“因为——”
宋雨寒无奈道。
“姐姐,对不出下联!”
“什么?”
宋雨晴惊呼一声。
“怎么可能?这上联这么绝吗?”
“如果连姐姐都对不出下联,还有谁能对出?”
虽然——
她不喜欢读书。
但是——
她知道姐姐从小就熟读各种书籍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。
怎么会?
连区区一个下联都对不出了?
不是她姐姐不行。
只能说明——
这个上联很厉害。
宋雨寒看了一眼苏九天。
虽然——
这下联她对不出。
但是——
她深知。
苏九天肯定能对出。
“神医,你出的啥上联?”
宋雨晴嘟着小嘴。
“没人能对出下联!”
“宋小美女,那可未必呦!”
苏九天淡淡道。
“神医,你能对出下联?”
宋雨晴问。
“当然。”
苏九天笑着说。
“能出上联,就能对下联!”
“请开始你的表演!”
宋雨晴微笑的说。
“饥鸡盗稻,同童拾石饥鸡逸亦飞扉,碰棚彼毙,矢石落箩!”
话音刚落——
宋振华端起酒杯。
一饮而尽!
“该我出上联了!”
宋振华说。
“我的上联——”
话刚说一半。
就被宋雨寒给打断了。
“爸爸,要不换别的形式?”
宋雨寒说。
宋振华接连的落败。
她有些心疼。
“神医,你看呢?”
“我没啥问题!”
苏九天说。
“寒儿,你说换什么?”
宋振华问。
“字画赏析。”
宋雨寒淡淡道。
“可以。”
宋振华说。
“苏兄弟,你呢?”
“我没意见!”
“那我去准备!”
说完。
宋雨寒就准备离开大厅。
“姐姐,我也去。”
宋雨晴笑着说。
三分钟后。
两姐妹返回大厅。
“爸爸,神医,有两幅画!”
宋雨寒说。
“你们通过抓阄,纸上写着一和二,对应着这两幅画!”
“苏兄弟,你先吧!”
“嗯!”
苏九天拿起其中一张纸,缓缓打开。
纸上写着——
一!
“既然是一,那就有我先开始!”
苏九天笑着说。
“神医,给你!”
宋雨晴把手里一幅画递给苏九天。
苏九天接过画,然后缓缓的打开。
首先映入眼帘的是——
用篆体写的三个字。
夜宴图。
苏九天知道这夜宴图的来历。
夜宴图——
即韩熙载夜宴图。
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所画。
“那我就献丑了!”
苏九天淡淡道。
这幅画卷。
记载了韩府一次完整的夜宴过程。
全卷可分为五段。
每一段都采用一扇屏风作为画面空间建构、营造美感。
第一段——
琵琶独奏!
描绘的是韩熙载与到访的宾客们正聚精会神的倾听演奏琵琶的场景。
可以看出演奏之前,屋内经过一场动荡!
着重表现地则是弹奏已经开始,全场空气凝注的一瞬间!
此段出现的人物繁多,场景复杂。
床上的红袍青年是新科状元郎粲。
端坐在状元左侧戴着高高的纱帽之人便是主人公韩熙载。
弹琵琶的女子是教坊副使李嘉明的妹妹。
李嘉明则在她左边并扭头望着她,听得入神且一直关心她的弹。
第二段——
六幺独舞!
描绘的是韩熙载站在红漆揭鼓旁,两手抑扬地敲鼓。
韩熙载右手举起鼓捶,使人感觉仿佛这二捶敲下去就能听见鼓的声音似的。
郎粲侧身斜靠在椅子上,一边可以照顾到韩击鼓,一边可以欣赏王屋山的舞技。
画中还有一位青年在打板。
一个和尚参加了夜宴,是韩熙载的好友德明和尚。
他拱手伸着手指,谦卑的低着头,好像感觉和尚出现在这种场合多少有些不好意思。
这与韩打着节拍鼓掌的韩熙载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第三段——
宴间小憩!
描绘的是韩熙载坐在床榻上,边洗手边和侍女们谈话。
此时的琵琶和笛箫都被一个女子扛着往里走,随后还跟着一位端着杯盘的女子。
两位女子好像还在对今晚的宴会津津乐道,更加烘托出了轻松的氛围。
红烛已经点燃,床帖拉开,被子堆叠,枕头也已放好,以便随时可以躺下休息。
第四段——
管乐合奏!
描绘的是韩熙载换下了正装并盘膝坐在椅子上。
一边挥动着扇子,一边跟一个侍女吩咐着什么话。
五个奏乐人横坐一排,各有自己的动态。
虽同列一排,但也没有感到整齐统一的滞板。
旁边一名打板男子坐姿端正,与富有变化的吹奏管乐的女伎们又形成一对比。
第五段——
宾客酬应。
描绘了宴会结束,宾客们陆续离去的场景。
韩熙载站在两组人物的中间,伸出左手呈摆手状,好像在说“不”字。
韩熙载夜宴图——
全卷线条遒劲流畅,工整精细,构图富有想象力。
准确精微,线条工细流畅,色彩绚丽清雅。
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,尤其敷色更见丰富、和谐。
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。